每一位父母在加入这个圈子之前,我会问:“你们选择1-1教练式的辅导,希望得到有关自身能力的提高或个人发展的建议,具体如何?”
90%的父母答道:“通过亲子沟通能力学习好,让亲子关系变得和谐,不像现在这样孩子和我的关系就是疏远和对立。
这种回答似乎是正确的吧,其实有后半段隐藏在心底,许多人都没有坦率地说出:“亲子关系变好之后,孩子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主动回去上学了!”
主意也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把这两段结合起来,整个论证的逻辑就成了——因为我具备了亲子交流的能力,所以孩子应该去上学!
反过来讲,这种逻辑就是—由于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交流,所以孩子有厌学行为!
大家在这儿看到什么问题没有?
这样的逻辑隐藏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应该对孩子的阅读负责。
这一先决条件就源于“有责任感的父母应管教孩子”这一传统道德价值,这直接导致了负责任这一道德品质和对孩子进行管教的行为。
对于这种价值观,我今天并没有像谴责、鞭挞那样全盘否定,或者像谴责那样。
这可不仅仅是…
每一种价值观念都有其适用的背景和时代,一切事物不能永远、一成不变。
而我只想说——
对出生在信息时代的00后来说,他们是属于明天的世界,未来他们的生活、学习、社交只能使我们这一代父母(70后、80后)感到沮丧。
我想再重复一遍:
对于小孩读书这件事,当父母学会放手不管教时,厌学问题就解决了80%!
为什麽不管怎样不管怎样解决厌学问题都等于80%?
这时,你一定要问:“教练,可不可以用心理学,认知方面的问题,详细阐述一下啊?
今天我不想说得这么高,专业,我就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与您的执念碰撞一下哈!
大家都知道,只要是正常的人,就不愿看见一些人明明面带愁容,心事重重,却又装作若无其事,更别提处理了。
假如真的躲不开,躲不掉,最简单的应对办法就是应付几声,赶紧躲开,生怕这种坏情绪传染给自己,影响自己的好心情。
俗话说:不能因为别人的“双喜临门”,破坏了自己的好心情。
哦,这正是我们所说的!
让我们看一看厌学儿童的母亲,基本上说,孩子一出生,就没有自己的生活爱好,闲暇之余,孩子就是她的生命,是她未来的寄托和全部希望。
特别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就更不敢放松妈妈的警觉,诸如这样的事情:玩手机、坏同学、课外爱好等,都是让妈妈们如临大敌。
母亲哪里还可以有自己的乐子啊?一心一意地扑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之上,这样做才不愧为“贤妻良母”的称号。
这一情结,正如古代寡妇不肯改嫁,只换来了朝廷下达的贞节牌坊一般的深沉执著!
看一看许多厌学,或叛逆出其他问题的孩子,你会发现在孩子后面有个形影不离、苦大仇深、掏心掏肺(不仅自己掏孩子的),还有自己的老母亲。
当厌学的孩子母亲执意要把自己变成苦逼,却要求孩子要自信,要开心,要整天盼望他早日回到学校,这不是强逼孩子做无米之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