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训学校:怎样帮助孩子走出厌学
孩子“厌学”是很多家长谈而生畏的话题,“孩子越学越没有劲头,整天喊苦喊累, 学习越来越消极 ,我看着真急!"我家孩子怎么就不学了呢,作业不写,上课不听,现在竟然找各种借口不想去学校了,您说这可怎么得了? “厌学”的孩子,家长们焦虑着,同时又有些显得手足无措。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厌学 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首先要做的是找准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1、孩子有学习动力吗?
学习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有的孩子无学习动机,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来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抚大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
2、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吗?
兴趣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他事情甚至是社会不良活动上去了,这样,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3、孩子对学习是否充满信心?
对学习悲观失望,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医学心理。孩子曾经努力过,但仍然常常失败,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因而主动放弃了努力,学习中举起了白旗;部分孩子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或表扬,便逐渐丧失了自信心。
4、孩子的意志薄弱,耐挫力如何?
许多学生虽然主观上有学习的愿望,但学习毕竟是一项艰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目前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
5、孩子是“物极必反”的牺牲品吗?
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想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
总之,培养孩子从心底滋生出一种对学习的喜爱之情;明确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学习不是为了爸爸妈妈,也不是为了老师和其他的人,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期望, 给孩子的学习付出一些奖赏,增强他们的信心,用耐心和科学的知识教会孩子投资和经营自己的时间和心智;从生活小事做起,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等等。
面对厌学的孩子,家长最需要做的不是着急,而是冷静地分析原因,加之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阴霾。
